中国国际鞋博会搭起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从对抗到合作,中国与世界鞋业强国的关系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在10月9日开幕的中国国际鞋业博览会上看到,曾在国际鞋市场与中国贸易磨擦激烈的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鞋业,由国家组团,参加了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鞋业博览会。5000多平米的鞋博览会场,有2000多平米被国际品牌鞋业占据着,葡萄牙、德国、比利时、日本国的著名鞋品牌商,也都借在北京举办国际鞋业博览会平台,纷纷登陆中国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国和出口国,2005年中国鞋品生产总量已达90亿双,出口贸易额为171亿美元,分别占世界鞋品总量的53%和60%。但中国的国际鞋业制造中心地位,近年来不断受到国际同行的挑战,从西班牙焚烧中国鞋事件,到欧盟对中国鞋产品征收的临时性渐进式反倾销税,由今年4月起的4.7%上升到目前的19.4%,世界鞋业贸易格局在竞争中变化莫测。
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打造知名品牌,中国制鞋业在竞争中的变革举措,不仅展现了鞋业生产大国寻求改革,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心,也向世界再现了中国作为世界鞋业最大市场的潜在魅力,引起了国际同行和买家的浓厚兴趣,更加大了国际鞋业、特别是欧州驰名鞋类时尚品牌和制造商“走进中国”的向往。由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时代天工会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鞋业博览会"(SHOESCHINA),成为了中国和国际鞋业及品牌寻求合作、交流、发展的平台。
在世界鞋业中历史悠久,以传统手工艺和丰富的创造力处于制造巅峰的制鞋强国——意大利,坦承“中国消费者对时尚和品质的追求,给意大利鞋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开发空间”,作为欧洲向中国出口成品革最多的国家,意大利鞋业协会在意大利外贸协会的支持下,组织了一批知名鞋品牌在北京国际鞋博会上,凭借新颖的设计、上乘的品质和最新的时尚,亮出“我爱意大利鞋”的主题,表示了长期合作的愿望。西班牙、葡萄牙也以国家组团的形式参展,表明了与中国合作的决心。国际鞋业强国的进入,也给中国鞋业带来了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设计工艺技术和合作发展新的生机。
中国鞋类产品研发设计能力相对薄弱,缺乏跨国品牌,自主引导市场消费能力弱等问题,制约了我国鞋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中国轻工艺品进出口商会负责人认为,只有加大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力度,逐步实现由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品牌输出,中国鞋业才能避免或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中国制鞋业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有条件也有能力向更高层次迈进。第三届中国国际鞋博会,为中国鞋业与国际高端技术开发由对望到对接,创造了积极的作用,中国鞋品牌与“我爱意大利鞋”高端时尚置于同等平台,让中国鞋业看到了自己与国际先进水平在设计、创新、材料、技术上的差距,使国内鞋业强势品牌深受鼓舞,加快推“世界一流品牌”的进程。
第三届中国国际鞋博会上,北京世界鞋业论坛,以“共同的市场,共同的机遇”为主题,探讨了中国和国际品牌的发展之路。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与欧洲鞋业采购商协会合作,举行的“中国品牌鞋在欧洲”项目,在“中国品牌鞋在欧洲”展区举行了签约仪式。第一批参与的中方企业在项目展示区内进行集中展示,并与欧洲采购商进行了交流、洽谈。此届鞋博会上可圈可点的是,在北京紫禁城端门举办的“世界与中国名鞋”发布活动中,世界品牌与中国品牌济济一堂,共同谱写时尚的旋律,使古老的端门承载历史与时尚的碰撞,激发了人们对品牌与时尚的渴望。
中国国际鞋博会组委会副主任谭安告诉记者,此届鞋博会在中国鞋业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出现重大转折时期举行,意义重大。中国与国际鞋业强国通过鞋博会的交流与沟通,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客商已经看到,中国是机会而不是危机,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沟通与合作。中国作为一个鞋类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其消费市场不可小觑,其技术市场也不可小觑。我们有理由相信,此届鞋博会将使国际鞋业贸易由对抗到对话发生重要转折。国际大牌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带来示范与合作的机会,还带来鞋业时尚的春天,预示着中国鞋消费方式转变和市场的发展;不仅带来了鞋业工艺的信息,还带来非常宝贵的警示:在迅速变化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规模已不是发展的动力,品牌才是现代市场的灵魂。
- 上一篇:第三届中国国际鞋业博览会在京举行
- 下一篇:2024中国国际皮革展 专业观众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