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集团加速布道国际化
【】日前,全国著名的体育装备器材专业制造商匹克公司对外正式宣布,公司已获得来自红杉中国、建银国际与联想投资三家私募基金投资机构近6000万美金第三轮的投资。而在此前,红杉中国和优势资本在2007年就对匹克公司进行了第一轮投资,匹克公司又在2008年初引入了建银国际、深圳创新投资等私募基金的第二轮投资。
在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负面影响依然明显、金融风暴导致金融资本投资意愿降低的情况下,匹克的逆势融资也再度证实资本市场对匹克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差异化营销理念的信心与认同。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红杉中国、建银国际以及联想投资三方组成的“投资梦之队”的组合,也将给匹克公司带来多方位、多层面的互补资源优势。
业界相信,在资本的助推之下,中国运动品牌在世界舞台的崛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无论是投资者推崇的“中国消费”大时代故事,还是令企业家激情澎湃的“中国制造”升华梦想,都将再得到进一步延展和双赢的结果。
三方资本联手形成稳健助推
而从专业背景看,此次三家投资者也可以说是组成了“梦之队”阵容,曾投资Google、思科、苹果电脑、甲骨文和雅虎的红杉资本是全球最大、也是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基金,红杉中国的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更是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建银国际是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全资拥有的投资银行,代表建行总行对外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而联想投资作为本土投资基金的先锋和领军代表,其拥有骄人的成绩和品牌影响力,对被投企业增值服务的价值有口皆碑。此后建银国际胡宏章先生和联想投资的朱立南先生将继沈南鹏之后,成为匹克的新董事。
此轮融资投资方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兼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此次逆市投资匹克公司,除了受到公司优异的盈利能力、快速成长性等方面的吸引外,所看重的就是匹克多年来坚持的专业化战略,以及今后发展预期。沈南鹏同时表示,中国最大的投资故事来自于13亿人的消费需求带动的增长行业,匹克的成长历程也正阐释了这种“消费升级”的中国力量。
建银国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匹克销售额仍然实现了成倍增长;在裁员盛行之际,匹克大量引进国内和国际人才,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品牌营销的国际化,这一切源自了匹克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国际化差异战略,也印证了匹克这种定位是成功的。我们将继续帮助匹克取得长期良好的发展。”
联想投资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朱立南看来,三家投资人联手,正好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发展方案。而业界相信,无论是国际化视野的开阔、还是本土化思路的洞悉,都将对匹克形成稳健而有力的助推。
迈向全方位国际化
匹克公司总经理许志华表示,而完成此轮融资后,匹克将在设计研发、人才引进、终端开拓、品牌推广、品牌跨越等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拉升补给。
作为第一个进入NBA赛场的中国运动品牌,匹克在与NBA官方、球队、球员的合作之外,匹克同时也是国际篮联(FIBA)官方合作伙伴,2009年匹克将继续利用赛事营销拉开与同行业品牌的差距,并已经垄断国际最知名的两大篮球赛事资源。——而资本的深度介入,无疑将使匹克的国际化进程如虎添翼,也极有可能改变目前处于胶着状态的业内竞争格局。
匹克公司总经理许志华强调,“目前匹克主要聚焦于品牌国际化,接下来匹克会朝着市场、人才、资本、设计、销售的全面国际化迈进,这个战略是品牌发展的基础,是不会变的。”在利用国际最高端篮球赛事资源谋求新格局的战略,一举拉开与国内品牌抢占体育市场的格局的同时,匹克公司也将在产品领域,坚持“产品系列化”,既要打造出专业的产品,同时也要打造出一些相关外沿的产品,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而在抢占专业化、品牌制高点的同时,在渠道领域匹克公司也逐渐完成亚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主要国家市场的网络铺设,并利用销售渠道推进公司的差异化的国际路线。在国内,匹克在各大中城市拥有5100多个专卖店,以二三线城市为主要市場并逐步向一级市场延伸
在2009年匹克销售额几乎成倍增长同时,一份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从2007年开始,匹克篮球鞋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越国外同行,达到中国市场第一。
无论是恰逢其时的“消费升级”的商业故事,还是厚积薄发的民族品牌梦想,无论是国际化的广阔天空,还是本土化的深厚土壤,从在国际顶级赛事上的初露锋芒,到在获得国内外资本的青睐与认同,种种信号显示,以匹克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军团已经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升华”时代,在后奥运岁月里,他们还将书写新的“体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