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李宁公司“舍弃伦敦”的理由
【中国鞋网-品牌动态】在持续的库存高企和营收下滑中,6月中下旬,宣布获得CBA联赛5年冠名权。而在业内看来,这一赞助权益的归属落定,基本也确认了安踏体育未来中国奥委会(COC)的赞助权益将不再有旁落可能。
具体而言,在赞助CBA联赛7年之后,因李宁公司不断加码未来5个赛季的冠名费用,安踏体育选择了退出CBA赞助权竞争。而由于为CBA“大出血”,总赞助金额可能高达20亿元,李宁也无力再去争夺COC下一个4年运动品牌赞助权归属。
原本这一赞助权争夺的揭晓日期在2012年底。现在,安踏体育失去了CBA,国家体育总局应该会顺水推舟——只要安踏出的价格能够让COC满意,安踏将如愿保留COC2013~2016年的赞助商资格。
而在解决了赛事运动资源的争夺后,李宁将目光从外部收回,集中全力解决公司内部的运营困难。
7月初,李宁宣布公司原CEO张志勇退任,创始人、董事长李宁和公司第二大股东TPG董事总经理金珍君,联合引领公司实现三个聚焦:聚焦核心品牌、核心业务和核心市场。
李宁告诉记者,所谓“聚焦于核心品牌”就是首先要做好李宁牌,“聚焦于核心业务”是重新确立李宁牌作为专业运动品牌的定位,“聚焦于核心市场”则是明确表示李宁要首先立足于中国市场。
显然,对于利润不断下滑又面临未来巨额支出的李宁公司而言,舍弃伦敦已是战略之举。
来自李宁内部的知情人透露,早在去年底,李宁公司仍然计划在伦敦大展拳脚——公司计划在伦敦筹备一个新闻中心,并借助公司长期赞助的5支中国奥运军团金牌队,举办一系列活动,获取2008年北京奥运会“埋伏营销”后的再一次奥运营销胜利。
但当公司董事会确认了“聚焦”战略后,伦敦对于李宁的重要性已经仅是个战术动作——放弃新闻中心这类花费巨大、传播效果却难以预料的“劳民伤财”之举,成为公司内部共识。
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曾经在北京奥运会上点燃鸟巢主火炬塔、创造出“夸父逐日”般美妙意境的李宁,仅是受希腊奥委会邀请,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开始前在希腊点燃取火的一名火炬手。
从“逐日”到“取利”,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当然,对于李宁来说,选择战略性放弃的伦敦奥运营销,也并非就会一无所成。李宁赞助的比利时标枪王子、女子撑杆跳等项目,均有实力夺金,甚至很可能为中国运动品牌斩获海外体育赞助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同时,李宁的5支中国奥运金牌队——体操、射击、乒乓球、跳水、羽毛球,仍然完全有实力在赛场上穿着李宁的比赛服,为中国奥运军团夺取20枚左右的金牌,占中国奥运军团最终金牌榜的一半以上份额。
风雨过后才会有彩虹。李宁更为务实的取舍,正是为了蓄力后更快地再次起跑。(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