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在华生产线战略转移已成定局
【中国鞋网-品牌动态】阿迪达斯“战略转移”将使沪上众多代工服装企业不得不面临转型升级。记者昨日获悉,近期正加快速度清理国内代工厂,并已确定将在今年10月到明年4月间陆续解除与国内部分代工厂代工协议,终止合作。
劳动成本优势丧失是主因
“因为正在优化全球采购架构,共有10家供应商合作伙伴已收到关于我们终止合同的法律告知。”阿迪达斯中国公关部昨日在委托奥美公关给记者的回复中如是称。而对于为何会如此裁撤与其共同成长的供应商,阿迪达斯昨日仅表示,将为这部分供应商在沟通计划和过渡工作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咨询帮助。
昨日,上述消息也已从沪上部分服装代加工企业得到证实。“今年5月,包括我们公司在内的10家阿迪达斯中国代工厂就已接到了一份内容相同的通知。通知显示,阿迪达斯将于今年10月至明年4月之间终止与这些代工厂的合作。”上海漫浪纺织品有限公司有关人士无奈地说。
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作为本次被终止合作的代工企业之一,其相关负责人昨日亦向记者坦言,包括东隆在内的4家代工厂确已收到阿迪达斯将于今年10月终止合同的通知。“阿迪早就在作准备,逐步转移产能。”东隆有关负责人称,目前阿迪达斯已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据了解,阿迪达斯位于柬埔寨工厂工人的月薪被曝最低约为13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还不到900元。
阿迪达斯订单约占总产能30%的上海圣菲达服饰有限公司也是遭遇“被停单”中的一员,负责人Lily对记者说,“阿迪肯定会逐渐将生产移至海外。因为中国的劳动成本逐年在提高。”她称,阿迪达斯在公司每年的订单约50万-60万件,工人工资现在已涨到3000元左右了。
接近阿迪达斯公司的业内人士分析称,服装加工一直都是对于价格极为敏感的行业,随着中国工厂加工经验和规模一同起来的,还有各方面成本。相比之下,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在生产成本方面已经更具有冲击力。“随着中国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阿迪达斯将中国产能转移出去是必然所趋。”
代加工企业面临转型升级
阿迪达斯可以为寻找成本更低的代工厂而抽身而去,但被迫“断粮”的中国代工厂却身陷窘境。据悉,在此次被终止合同的代工厂中,有些工厂100%产能都依附于阿迪达斯,基本没有接触其他客户,如果短期内找不到新订单,只有关厂一条路。
事实上,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一直在陆续外迁。此前,已有涉及家电、电子、建材、玩具、食品等行业的数10家跨国公司关停或转移中国工厂。由此,在成本优势越来越微弱的背景下,中国代工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等都发生重大变化,无法再延续低廉成本优势。而国内代工厂如果无法借此机会转型成功,就必然要面临来势凶猛的倒闭危机。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代工企业生存成了问题,被迫谋求转型,尤其是向自主品牌的生产转型。”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李一峰称,从服装品牌和加工的效益分配来看,品牌方至少要占60%以上。而在中国,一般贴牌和品牌之间的利润可以差5倍甚至更多。“不过,虽然打造自己的服装品牌利润很可观,但一些长年给国际品牌做代工的企业,创立自己的品牌并不容易。”李一峰同时表示,目前我国市场的服务业和金融业的配套并不规范,而社会资本也很难跟这些企业进行有效的对接。
沪上阿迪达斯某代工企业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坦言,创立自己的品牌不仅要有生产实力,还得要有经济实力,这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个品牌的打造跟工厂不一样,可能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作为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我的资金链够不够,我的资金或许可以支撑两年半,乃至三年,但是可能就差最后那么几个月,这时候会有顾虑。”(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