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莱斯“养商”后欲击破奢侈品“寒冬”
【中国鞋网-品牌动态】首座奥特莱斯于2002年进入中国,经历了近十年的“养商”期之后,2011年北京数家奥特莱斯的销售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达70%的奥特莱斯更是在这一年迎来了其在北京的首个开店潮。然而好景不长,在经历了开店潮之后,接踵而来的奢侈品寒冬,成了摆在“奥特莱斯们”面前的另一个门槛。
近两年北京的放缓了开业的脚步,但即便如此,服务于北京地区的奥特莱斯项目也不再是过去的一两家,仅小镇式奥特莱斯项目就有赛特奥莱、斯普瑞斯奥特莱斯、天津武清的佛罗伦萨小镇和芭蕾雨奥莱四家。此外,还有诸如燕莎奥莱、活力东方奥莱工厂店等其他形式的奥莱。
在购物中心、百货面临同质化问题,奢侈品行业在中国遭遇寒冬的当下,众多奥特莱斯的生存不免令人担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致力于销售折扣品牌商品的奥特莱斯管理者却不认为这会对自身造成什么不利影响。从事奥特莱斯管理工作超过20年的The Outlet Company总裁Daniel L. Kelly甚至认为,奢侈品行业遭遇逆境会给奥特莱斯带来一些好消息。
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Daniel L. Kelly向媒体表示,“我们销售的是换季和断码产品,如果那些正价店销售不畅、库存增加,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商品转入我们奥特莱斯销售,这样我们产品的成色将会更好,尺码也将更全”。
事实上,根据外媒的资料,在美国零售业非常发达、商品周转率都很好的时候,美国的奥特莱斯发展得很好。前几年美国经济开始萧条,商遇到一些压力,产品周转率下降的时候,奥特莱斯的发展并未受到影响。业内人士认为,背后的原因就是零售商面对销量下滑时就必须将更多的商品转移到奥特莱斯销售,所以奢侈品行业和奥特莱斯发展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除了奢侈品之外,摆在奥特莱斯面前的还有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飞速发展,其中,诸如唯品会这样同样专注于销售折扣品牌的网站,将可能对同样致力于折扣卖点的奥特莱斯产生冲击。不过,在一位接近奥特莱斯的人士看来,比上述网站更高的折扣将是奥特莱斯的核心竞争力。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去奥特莱斯购物还有‘寻宝’这样的体验,还可以一边逛街一边购物,或者聚餐完毕后再行购物,这种购物体验电商是无法满足的。当然面对电子商务的竞争我们也会有一些应对措施,比如在网上销售一些礼券,或者做一个O2O的营销措施,我们也会利用网站便捷的消息推送方式。”(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