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鞋网 | 中国女鞋网 | 中国户外鞋网 | 中国休闲鞋网 | 中国运动鞋网 | 中国男鞋网 | 中国特色鞋网 | 中国皮革网 | 中国鞋材网 | 中国鞋机网
千百度女鞋加盟
当前位置:首页商务百科国际经贸相关法规新司法解释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最高可判无期

新司法解释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最高可判无期

http://www.chinashoes.net 中国鞋网 更新日期:2009-12-16 16:35:48 浏览:13973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打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昨日公布《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属信用卡诈骗犯罪行为,并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规定。


  两个限制条件


  未收到银行催款不算恶意透支


  解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说,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归还。这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孙谦说,恶意透支这种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司法解释中对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情形定义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三个量刑标准


  未判决前偿还可不追究刑责


  解读: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在金额方面,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认定为数额较大;10万元至100万元的,认定为数额巨大;超过100万元,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孙谦说,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金额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司法解释


  信用卡套现以非法经营罪定罪


  解读:本次司法解释除了对骗领信用卡、提供虚假资信证明、冒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等行为明确定罪量刑标准外,还对以下三种行为作出规定:


  ——明确了伪造金融票证罪中“伪造信用卡”的认定,以及伪造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规定伪造信用卡1张即可构成犯罪。


  ——规定了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涉及1张以上信用卡的,即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


  ——规定了对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进行信用卡套现,情节严重的行为,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该司法解释自12月16日起施行。据新华社


  恶意透支巨大


  最高可判无期


  数额


  定性


  刑责


  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


  数额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较大


  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


  数额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巨大


  100万元以上


  数额特别巨大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信用卡黑中介


  拓展网络业务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输入“重庆信用卡套现”,那么你将获得近30万个结果。这就是信用卡非法套现的现状。记者昨日从银联重庆分公司获悉,他们将与司法机关进一步沟通,争取在月底出台打击信用卡恶意透支相关办法。


  据了解,我市市民手里有326万张信用卡。针对这些资源,以前在街头揽客的信用卡中介,正利用互联网拓展业务。


  记者昨日登录一个名为“重庆信用卡”的中介网站,发现上面公然用红色字体打着醒目广告——信用卡套现,空卡套现。对于记者称其业务违法的问题,该中介竟然诡辩,套现的实质是你买了东西,然后再卖给我。你买东西违不违法?你卖东西违不违法?都不违法。既然这两个过程都是合法的,套现也就不违法了。记者 张彬


  板子不该只打持卡人


  两高昨天颁布司法解释,笔者相信对信用卡市场的完善有积极意义。但笔者同时发现,该司法解释完全把责任归咎于信用卡持有人,难道银行就一点没有责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银行的规定来看,办理信用卡是有严格条件和一系列程序的。但实际情况呢?一些银行为抢占信用卡市场份额,一而再、再而三降低标准,只要你拿一张身份证过去,签个字,基本就能搞定,几乎没有任何审查过程;有些业务员为扩大业绩,只要你提供身份证,一条龙服务,基本上足不出户就能申领信用卡。这就意味着,一些银行在打着“培养良好理财习惯”的旗号下,故意诱导一部分没有偿还能力的消费者去办理信用卡并透支消费,最后等到该人无法偿还时,便威胁着要将其投入监狱,最后持卡人的亲人不忍心,砸锅卖铁帮他还了款,造成家庭不睦,这样的悲剧在现实中绝不是个案。


  我们承认,“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应该接受惩罚,但审查的银行怎么通过了申领申请呢?我们承认,“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应该接受惩罚,但审查银行的信用评价体系呢?……


  笔者在此并非要为恶意透支信用卡的人辩护,只想强调一个巴掌拍不响。在现实中,这些恶意透支而无法偿还的情形是很容易被发现的,但一些银行却不管不顾可能出现的惨剧,只顾自己收取利润。而两高的司法解释只针对持卡人,这是否有失公平呢?

欢迎品牌、企业及个人投稿,投稿请Email至:Mail@chinashoes.net
更多资讯请进入 【鞋网论坛
中国鞋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边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的新闻,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