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网-精英专访】在季永灵看来,浙商单枪匹马在非洲投资需要绝对的勇气,当地社会缺乏对中国民企的认可,给他们的压力很大。
浙商季永灵:开垦处女地的“东非鞋王”
非洲到底有什么商机?
“去非洲看看吧,你就有答案了。”“东非鞋王”蓝迪工业园董事长季永灵告诉记者,非洲面临诸多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非洲有十几个国家比中国富裕:北非有石油,各国更富裕一些,适合中高档产品;南非的经济水平相当于西欧。中国商人这几年淘金主要是去西非和东非。
在“地球的大伤疤”——东非大裂谷的东边坐落了包括乌干达、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10个东非国家。不管是地貌人文景观,还是自然资源,东非都呈现了无可比拟的魅力。
转战非洲
在商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营销案例:两个人带着鞋子去非洲推销,当看到非洲人都不穿鞋子后,其中一个人失望而归,而另一个人则兴奋异常:“如果让每个非洲人都穿上鞋子,那市场就太大了!”季永灵就是这样一个抱着积极心态开拓市场的人,他不仅在非洲成功卖出了七八千万双鞋,还在东非建立了最大的工业园专门生产鞋子。
“相比欧洲已经成熟的商业市场,非洲那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更让我着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侨乡青田出现了一股狂热的出国潮。季永灵搭上了出国热潮的班车,先来到了南美洲发展,后来辗转法国、意大利等国,主要以经营外贸服装、中餐饮为主。2000年左右,季永灵开始将生意的触角从欧洲延伸到了非洲。
当时在法国做服装贸易的他到非洲的第一站便选在了喀麦隆,原本抱着吃“螃蟹的心态”带一批货过去看看,没想到带过去的法国风服装全部都被抢光了。冷静分析原因后,季永灵发现:“喀麦隆原先是法国的殖民地,当地人深受法国风影响,很多事情都仍以法国为风向标。”想到这一点,季永灵激动了。他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非洲很多地方以前都是英法殖民地,独立后这些国家也不再单纯地封闭自守了,他们会有意去追寻或模仿英法等国。换句话说,非洲人的消费观念可供开发和挖掘的潜力太大了,因为他们主动去接轨世界了。
这之后,季永灵就开始频繁地来往于欧非两大洲,除了喀麦隆,他还把服装贸易带去了乌干达、坦桑尼亚、塞内加尔等国,一次又一次的成功验证了他当初的推断。“当时,只有一个念头,非洲的生意太好做了。”季永灵介绍,非洲大部分常年恒温,基本只有夏天。哪怕欧洲夏末即将过季的衣服,他也敢大量囤货,因为他知道非洲那边有源源不竭的需求。“利润还非常高。”那几年,季永灵开始尝到了非洲市场的甜头。
非洲很多是农业国家,制造业基本没有。“在多年的市场考察后,季永灵开始向实体经济转型。2006年,他在乌干达投资了蓝迪工业园,建立了第一家工厂生产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