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许志华的推动,令匹克从2005年开始与NBA合作。2004年匹克通过赞助乌兹别克斯坦、希腊等国家篮球队,成为欧洲篮球顶级联赛装备赞助商,并与FIBA战略合作。希望与NBA火箭队签约时,因为无法找到可靠的中间人,许志华就自己买了机票去当地蹲点,最后通过球星巴蒂尔认识了火箭队总经理,开始逐步建立合作。
在第一年许志华就见了NBA七八个副总裁,让他们每一个都了解匹克的产品特性、匹克的追求和梦想。并且为了NBA从无到有地建设了自己的专业定制设计团队,那种非常专业的球鞋定制鞋底模具,一套成本就高达3万至5万美元。
尽管NBA是一个昂贵的游戏,但最后结果还不错,2007年匹克取代李宁成为NBA中国的官方合作伙伴,至今已经有15名NBA球员穿着匹克球鞋上场比赛。美国匹克店铺中销售的球鞋平均售价约为80美元,这一数字与耐克、阿迪达斯在当地的售价已接近。
逐渐理顺匹克市场国际化的轨道同时,营销快车也相应提速。匹克没有选择像其他同行那样以在中央台广告轰炸拉动销售增长,而是大手笔签约各种顶级赛事球员,笼络更多的国际体育资源,从而提升这个“中国制造”品牌的国际声誉,最终将这一影响力转化为数千个匹克终端销售点的商业竞争力。
比如每年的NBA球星中国行,对于匹克品牌的强化都很有作用,当时匹克安排了湖北省襄樊站,直接拉动了30%的销售增长。为NBA明星定制的鞋款也受到追捧,比如以巴蒂尔命名的球鞋,匹克已经推出6代产品,单款销售超过两万双,每款产品就能产生上千万元的销售额。
匹克现在有一个6人小分队常年跟着NBA球队生活,寻找新鲜面孔和具有潜力的球员。匹克希望在其中寻找下一个姚明、科比已经不是秘密。从前匹克只能挑一些耐克、阿迪看不上的球员合作,现在已经开始与他们竞争顶级球星。在美国匹克组建了超过十人的NBA项目团队,工作内容五花八门:产品设计,和球员沟通、产品供应以及市场开拓团队。他们和美国所有顶级运动员的经纪人都建立了联系。
许景南觉得目前的经济调整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外贸下滑导致内需乏力,而吸取了2008年的教训,银根也不可能再度大幅宽松救市;对于企业来说,应对外部大环境的危机就要先储存好过冬的现金流。其次,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仍有上升空间,但是行业的龙头们在过去几年为了追求规模而迷失了方向,掀起价格战虽然有短期效果,却影响了消费者信心,令不少人转向国外品牌。从质量和品牌方面重塑消费者的信心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匹克今年要做的重点包括渠道优化、开拓海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品牌等。在渠道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关闭面积小、效率低的店面,来维持经销商的整体毛利率,预计今年底匹克的店面会从7,000多家缩减到6,500家。在海外市场方面,随着匹克品牌国际化策略的推广,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能使用上匹克产品。预计今年伦敦奥运赞助了7个中小的国家队获得19枚奖牌,还将帮助匹克在海外市场的深化拓展。
许景南觉得今年业绩同比下滑已成定势,但可以顺势为匹克的结构做出调整,他期待下滑的范围控制在20%左右。明年能够稳住下滑的势头,用五年时间来实现筹备转型。“用5年时间,使匹克商标在100个国家完成注册、并将产品推广到100个国家和地区、力争国际销售收入在10年内达到100亿元人民币。”目前,匹克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00家专卖店。
“品牌说到底就是一种精神。”许景南觉得很多同行虽然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却在规模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但匹克从成立至今,一直在靠“创国际品牌”这个精神支持。经历过90年代初的国家经济硬着陆、1997年的金融风暴、2008年的金融海啸乃至如今漫长的经济结构转型,许景南一直对如何能使“PEAK”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品牌充满热情和想法。他从未改变自己努力的方向,即使这一过程百转千回。
现在许景南负责集团的战略方向把握、管理团队的关系协调,大儿子许志华作为公司的CEO负责渠道建设与营销,小儿子许志达负责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配送。用了23年,匹克已经实现了商标国际化、品牌国际化、资本国际化。许景南希望用下一个十年令市场国际化。“如果在我有生之年无法实现,我希望下一代替我实现。”许景南说,“哪怕倒在国际化的路上,也绝不后悔。”(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