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网-精英专访】对于新官上任的金珍君(Jin-Goon Kim)来说,解决中国运动服装企业有限公司(LiNing Co.)的麻烦可能是项艰巨的任务。
李宁公司执行副主席兼执行董事金珍君
金珍君面对耐克(Nike)和阿迪达斯(Adidas)等外国同行及本土低成本品牌的竞争,这个由中国前体操运动员李宁创立的同名公司如今举步维艰。该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距2010年峰值大跌了86%,今年1月以来的下跌幅度超过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公司利润同比下跌85%。四个月前,金珍君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PG Group加盟李宁,任执行董事。TPG是李宁的主要投资者,而李宁又是中国最大的运动服装零售商之一。此前,戴尔(Dell)韩国子公司和中国鞋业零售商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DaphneInternational)等企业曾在金珍君的手里重现生机。
最近,李宁一直在疯狂打折,同时削减表现欠佳的专卖店网络规模。之前李宁在海外扩张的雄心现已荡然无存,眼下正在重新聚集中国市场。金珍君就中国不断变化的零售市场和李宁的未来等话题接受了《华尔街日报》记者Fiona Law的采访。
以下是经过编辑整理的采访内容。
记者:李宁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金珍君:这个行业短期内一下子涌进来好多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五年前,运动服装品牌在中国还是批发商,不是零售商。当时这些品牌把精力都放在了增长上,而不是销售规划、品牌打造和了解客户等方面。中国零售商应更多地关注品牌。以前你不得不做好门店开设和渠道管理,现在不是这样了。
记者:具体来讲,李宁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呢?
金珍君:以前的管理团队有很多不错的方法,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在市场要求李宁大举变革的时候十分有效。以前李宁做得不错,但当好形势结束、需要自身有所变化的时候,就不起作用了。
记者:李宁品牌对较年轻的消费者来说失去了一些吸引力。您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金珍君:上一代人还有很多忠于李宁品牌的客户,但只关注这些人是不够的。要真正去了解哪些是核心客户,了解他们想要什么,并且将他们的需求贯彻在我们的业务当中。有关这一点,以前做得并不好。因此,我们最近在做的一件事是投资中国篮球协会和篮球明星德维恩•韦德(Dwyane Wade),因为这是在与对中国年轻一代来说最重要的体育项目进行对话。
记者:请问您怎样吸引那些眼下不买品牌运动服装的中国消费者?
金珍君:在等品牌的高端价格点和中国大多数本土品牌之间有着广阔的市场。我们要做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创新,聚焦功能型运动服饰,将其作为主导产品,吸引那些消费者。
记者:能不能举个比较好的创新实例?
金珍君:我们成立了一个新的产品小组,负责设计、品牌打造和目标客户的服务,包括从小细节到颜色再到类别设计等。所有这些都要更专业。明年我们打算销售一些跑步类的轻质服装和鞋子。另外,我们还有新的抗真菌鞋垫。这种鞋垫由于采用特殊面料,十分透气吸汗,可减少异味。